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,智能化成为推动行业进化的核心驱动力。在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制、域融合升级的过程中,高算力、高集成度的车载SOC芯片需求激增,国产芯片厂商正加速技术突破与市场渗透配资网app,成为支撑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电子电气架构演进驱动SOC芯片需求升级
传统分布式电子控制单元(ECU)已难以满足智能汽车对算力、通信效率及软件灵活性的需求。当前,主流车企正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域控制模式转型,逐步实现动力、座舱、自动驾驶等核心功能的集中化管理。例如,长安汽车在三大新能源品牌(阿维塔、深蓝、长安启源)中,已全面应用智能化平台架构,支持高阶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功能。
域融合与中央控制架构的落地,进一步要求SOC芯片具备多核处理能力与异构计算特性。以智能座舱为例,车载芯片需同时支持语音交互、多屏显示、导航与娱乐功能,传统单一功能芯片被高度集成的SOC取代。全志科技推出的智能处理器A733、A537等产品,已实现多场景覆盖,其“+AI”算法在平板、商显设备等领域大规模应用,为车载场景提供了技术验证。
未来,云控结合架构将推动车端与云端算力协同。这一趋势下,芯片需兼顾本地实时处理与云端数据交互能力。长安汽车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前瞻技术,重点突破L4级自动驾驶与固态电池,其技术路径对芯片的通信带宽、低延时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,为国产SOC厂商带来明确升级方向。
国产SOC芯片厂商迎来战略机遇期
政策支持与供应链本土化需求,为国产芯片厂商创造了发展窗口。2025年,国内半导体企业在中高端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显著。例如,圣邦股份通过持续扩充产品线,已形成34大类5900款模拟芯片,覆盖工控、汽车电子等场景;兆易创新在NORFlash领域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二,其存储芯片在智能汽车数据存储环节的应用逐步深化。
车企与芯片厂商的协同创新加速国产替代。长安汽车在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时,明确将强化本地化研发与制造能力。其深蓝品牌计划到2030年推出30款新车,海外销量占比目标35%,这一战略要求上游芯片供应商具备快速响应与定制化能力。瑞芯微凭借AIoT芯片技术积累,与比亚迪、科沃斯等头部客户合作,其高算力芯片在车载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提升。
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双轮驱动市场份额提升。国产SOC芯片在制程工艺上虽与国际头部企业存在差距,但凭借灵活的设计能力与成本控制,已在细分市场建立竞争力。例如,全志科技针对泛平板设备推出的智能处理器,通过精准定位中低端市场,为车载显示、控制终端提供了高性价比方案。这一策略为车企降本增效提供了选择,尤其在商用车与入门级新能源车型中,国产芯片的导入速度加快。
(完)配资网app
信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